潘杜之战
Post
by Guest »
*印军从潘杜撤退
'''潘杜之战'''
==背景==
===地理===
潘杜不仅仅是一个村庄,还是一座山地堡垒。它海拔 9,000 英尺,是绵延山脉的一部分。任何驻扎在 Bib-Dori 山顶的人都会看到令人惊叹的潘杜 (Pandu) 景色。
Pandu 地块有两个显着特征:西端的 6873 点和东侧的 Pandu 峰(9,178 英尺),也称为 Pandu 特征。潘杜村位于山峰下方,呈马鞍形。这个马鞍通过山脊连接到 Chhota Kazinag 和 Chinal Dori。茂密的松树林覆盖了地块,南坡向杰赫勒姆河急剧下降 6,000 英尺
===军情===
1947 年 8 月,查谟和克什米尔局势紧张。该地区人口以穆斯林为主,由印度教大君统治。大君迟迟没有选择加入巴基斯坦或印度,引发了骚乱。
==前奏==
1947 年下半年,据估计印度在克什米尔的军事存在显着增加,可能达到 90,000 人。
道格拉斯·格雷西引用:- 理事会 S/P.V. 464,p。 29、1950 年 2 月 8 日)。穆扎法拉巴德的控制取决于驻扎在查科蒂的部队。反过来,这个阵地很容易受到来自北部潘杜和乔塔卡齐纳格高地以及南部皮尔坎提前沿支线的攻击。 5月24日,印度第77伞兵旅攻克乔塔·卡齐纳格。同一天,俾路支巡逻队在潘杜侦察时发现敌军存在。他们反应迅速,占领了山地西缘的 6873 号点。然而,5 月 29 日,印度军队试图从俾路支军团手中夺取 6873 点的控制权,爆发了激烈的战斗。里法特·纳迪姆·艾哈迈德中校,俾路支军团的历史(阿伯塔巴德:俾路支军团中心, 2017),第 17 页。 147. 占领潘杜地块后,印度军队直接看到了查科蒂,巴希尔·艾哈迈德中校的第 1/13 FF 步枪团已在那里建立了防御阵地。印度军队在炮兵和空袭的支援下对查科蒂发动了坚决的攻击。然而,他们无法驱逐防守者。由于无法在正面进攻上取得突破,印度军队试图从北部包抄查科蒂。这次演习遭到了第 2(穆扎法拉巴德)营、第 4 步兵团和阿扎德营(现称为第 2 AK 营)的抵抗。
针对紧张局势,旅长采取侧翼、后方攻击的策略,扰乱敌军。穆罕默德·阿克拉姆上尉率领的俾路支团的一个连、苏贝达尔·卡拉·汗指挥的一个排以及第 4 阿扎德营的人员对敌军左翼实施了成功的行动。此外,非正规部队增加了在敌后的活动,导致敌方部队被驱散。
==注释==
=== 参考资料:- ===
==来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