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欧洲 ⇐ 文章草稿
初步文章
1728928270
Anonymous
[h4] “第三欧洲”是 1938 年波兰第二共和国、罗马尼亚王国和匈牙利王国之间结盟的提议。它是由波兰外交部长约瑟夫·贝克提出的,他是波兰前总理约瑟夫·毕苏斯基的导师|门生。
==历史==
=== Intermarium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毕苏斯基提出了“Intermarium”(即“海间”),一个包括波罗的海国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乌克兰的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王国|南斯拉夫。该国本应成为效仿1795年解体的前波兰立陶宛联邦|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联邦。毕苏基还希望该计划能够阻止新成立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的侵略。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将其排除在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之外。Andrzej Paczkowski,“春天将属于我们:波兰和波兰人从占领到自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出版社,2003 年,ISBN(标识符) |ISBN 特别:BookSources/0-271-02308-2|0-271-02308-2,第 14 页10 罗曼,旺达·克里斯蒂娜 (2003)。 “Działalność niepodległościowa żołnierzy polskich na Litwie i Wileńszczyźnie”。波兰:Naukowe Wydawn。皮奥特科斯基。 p。 23. ISBN(标识符)|ISBN Special:BookSources/978-83-88865-08-4|978-83-88865-08-4。检索日期:2021 年 2 月 13 日。
毕苏斯基的下一个提案没有乌克兰或白俄罗斯,但加入了芬兰、保加利亚沙皇国(1908-1946)|保加利亚和希腊王国|希腊。这个 Intermarium 不仅从波罗的海|波罗的海延伸到黑海,还从北冰洋延伸到地中海。Tadeusz Marczak,“Międzymorze wczoraj i dziś” 存档于 2009-03-03 Wayback Machine [Międzymorze Yesterday and Today],波兰语版本的论文“Myezhdumorye vchera i syevodnia”[Międzymorze Yesterday and Today],发表于 Беларусь — Польша: путь к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у (白俄罗斯和波兰:通向之路)合作。国际学术会议材料),白俄罗斯明斯克,2005 年。 由于捷克斯洛伐克和立陶宛不信任波兰,该计划也失败了。虽然波兰与其他一些国家关系良好,但与邻国关系紧张,使得这样一个联盟不可能成立。只有波兰-罗马尼亚联盟|波兰-罗马尼亚联盟从该提案中诞生,并于 1921 年成立。休·拉格斯代尔 (Hugh Ragsdale),“苏联、慕尼黑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临”,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ISBN(标识符)|ISBN Special:BookSources/0-521-83030-3|0-521-83030-3 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与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一起组成了小协约国,并得到了法国的支持第三共和国|法国。《国联条约汇编》中的文本,卷。 13,第 232-235 页。
===贝克的提议===
1935 年毕苏斯基去世后,波兰外交部长约瑟夫·贝克 (Józef Beck) 决定为他自己的国家联盟制定一项计划。他称自己的计划为“第三欧洲”,即波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之间的联盟和联盟。贝克希望这个计划能够阻止纳粹德国和苏联的侵略。贝克也希望这个计划能够让他与英国拉近关系,并与英国建立合作。日本帝国|日本和土耳其|土耳其,等等。这一概念在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紧张事件|1937-1939 年战前时期变得非常突出。 正如 M. Kornat 所观察到的,第三欧洲计划的原则将是困难的重建,因为它从未实施,而且贝克从未对其原理进行深入解释。Kornat 2008。
由于纳粹德国的影响,该提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几乎没有受到关注。德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和欧洲第三大人口大国(仅次于英国和法国)。Greenwood, Sean (2002)。 《但泽:幻影危机,1939》。戈登·马特尔(编)。重新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A.J.P.泰勒和历史学家》。伦敦:泰勒和弗朗西斯。 p。 227. ISBN(标识符)|ISBN Special:BookSources/9781134714186|9781134714186。 由于德国靠近东欧地区,因此其对东欧的影响力比后两个国家大得多。 东欧国家更愿意效仿柏林而不是华沙。但泽危机#CITEREFGreenwood2002|Greenwood 2002,第 14 页。 227.
==反应==
===波兰===
到 1939 年,由于担心纳粹德国入侵,波兰政府在应对但泽危机|但泽危机中出现了分歧。贝克表示,他愿意接受德国和波兰对格但斯克|但泽(现在的格但斯克)的联合管理,以换取德国对第三欧洲概念的支持。但泽危机#CITEREFWeinberg1980|Weinberg 1980,第 17 页。 193. 然而,许多欧洲人对“Sanacja”政权产生了不信任,因此不同意贝克的提议。但泽危机#CITEREFCienciala1999|Cienciala 1999,第 193 页。 58. 随着入侵波兰|德国和苏联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贝克的担忧将成为现实。
===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有兴趣确保其边界免受苏联帝国|苏联的侵略和扩张,但它也因与匈牙利的不良关系而受到影响。两国长期存在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领土争端,这种争端并没有随着匈牙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退出该地区而结束。罗马尼亚奉行国防战略,希望避免与苏联和匈牙利的吞并和冲突。参考>
===匈牙利===
匈牙利更倾向于支持这一提议,因为匈牙利和波兰都对捷克斯洛伐克拥有领土主张。匈牙利希望修改《特里亚农条约》,该条约将“匈牙利领土”授予捷克斯洛伐克。Putz, Orsolya (2019)“隐喻与国家认同:《特里亚农条约》的另类概念化”。约翰·本杰明出版公司。匈牙利认为这是一个使匈牙利能够保持独立于正在中欧迅速扩张的德国的机会。匈牙利参与贝克的计划更多的是出于机会主义而非意识形态联盟。
===意大利===
尽管意大利王国|意大利是罗马-柏林轴心的一部分,并且是德国的盟友,但他们仍然支持第三欧洲的想法。许多意大利官员称其为“水平轴”,其中包括外交部长加莱亚佐·齐亚诺(Galeazzo Ciano)。齐亚诺对德国在东南欧的影响力感到担忧,他认为该地区应该受到意大利的影响。他希望德国的吞并能够平息阿道夫·希特勒|希特勒的扩张主义,尽管这与意大利的利益相悖,齐亚诺仍然寻求在东欧建立一个得到意大利支持的集团。 “当维也纳成为德国第二个首都时,”齐亚诺对南斯拉夫保罗亲王说,“布达佩斯就应该是我们的了。”
==参考书目==
* 安娜·西恩西亚拉 (1999)。伊戈尔·卢克斯和埃里克·戈德斯坦(编辑)。 “1938 年慕尼黑危机:西方对德国绥靖政策背景下华沙的计划和战略”。伦敦:弗兰克·卡斯。第48–81页。
*肖恩·格林伍德(2002)。 《但泽:幻影危机,1939》。戈登·马特尔(编)。重新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A.J.P.泰勒和历史学家》。伦敦:泰勒和弗朗西斯。第 227 页。 ISBN(标识符)|ISBN Special:BookSources/9781134714186|9781134714186。
* Kornat, M. (2008):Realna koncepcja czy wizja 事后?波兰的想法“Trzeciej Europy”(1937-1938)。在线:http://politologia.wsb-nlu.edu.pl [28.11.2008]。
*理查德·瓦特(1998)。 “苦涩的荣耀波兰及其命运”(第三版)。希波克里尼书籍。 ISBN(标识符)|ISBN Special:BookSources/0781806739|0781806739。
*格哈德·温伯格(1980)。 《希特勒德国的外交政策,第二卷,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37-1939 年》。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h4]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