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山刷毛鼠标 ⇐ 文章草稿
初步文章
1734703346
Anonymous
[h4]
“奥山刷毛小鼠”或“迪特伦刷毛小鼠”(“Lophuromys Dieterleni”)是一种研究很少的刷毛小鼠属啮齿动物(“ 'Lophuromys'')。它是喀麦隆的特有种。这个特定的绰号是为了纪念德国哺乳动物学家弗里茨·迪特伦。
== 特点 ==
奥山刷毛小鼠的头部和躯干长度为113至128毫米,尾巴长度为74至77毫米,耳朵长度为17至18毫米,后足长度为20至24毫米。体重49至62克。无斑点的背部呈深灰棕色,腹部呈棕色。前足和后足呈浅褐色。短尾巴的长度相当于头躯干长度的 61%。尾巴的顶部是棕色的,下面的颜色较浅。头骨类似于黄斑刷毛鼠(“Lophuromys flavopunctatus”)的头骨。它的轮廓很宽泛。鼻子很短。
腭骨后缘平直,蝶突大且平行,有U形翼状窝。臼齿在第一磨牙 (m1) 的牙尖 t3 和 t6 之间有清晰的脊线。
==系统学==
五个模式标本(三雄,两雌)由Martin Eisentraut于1967年1月在海拔2100米的奥库采集。 1997 年,Walter Verheyen、Jan L. J. Hulselmans|Jan Hulselmans、Marc Colyn 和 Rainer Hutterer 根据形态学和形态测量数据做出了第一个科学描述。 2002 年,Verheyen 和他的同事将该分类单元归入“黑刷毛鼠|Lophuromys aquilus”物种组。
==分布区域==
奥库山刷毛鼠仅见于喀麦隆巴门达高地的奥库山。
==栖息地==
奥山刷毛鼠生活在海拔2000米的奥山雨林中,周围环绕着火山口湖。
==生活方式==
该物种的生活方式没有记录。
==状态==
奥山刷毛鼠在 IUCN 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因为它的分布面积约为 459 平方公里,所有个体都出现在同一个地点,而且由于森林砍伐,其栖息地的范围和质量不断下降。用于农业的土地,也可能通过森林砍伐活动。
==文献==
* * Fritz Dieterlen:“Lophuromys Dieterleni Dieterlen 的灌木毛鼠”,见:Jonathan Kingdon、David Happold、Michael Hoffmann、Thomas M. Butynski、Meredith Happold 和 Jan Kalina(编辑):“非洲哺乳动物第三卷”。啮齿动物、野兔和兔子。” Bloomsbury,伦敦 2013 年,第 244–245 页; ISBN 978-1-4081-2253-2。
* Ara Monadjem、Christiane Denys、Peter John Taylor|Peter J. Taylor、Fenton Peter David Cotterill|Fenton P. D. Cotterill:“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啮齿动物:生物地理学和分类学综合”,De Gruyter,2015 年。ISBN 3- 11-030166-0
* Don E. Wilson、Thomas E. Lacher, Jr.、Russell Mittermeier|Russell A. Mittermeier(编):“世界哺乳动物手册”。第 7 卷:“啮齿类动物 II”。Lynx Edicions ,巴塞罗那 2017 年,ISBN 978-84-16728-04-6,第 608–609 页。
*
类别:长尾鼠
类别:喀麦隆特有动物 [/h4]